中國古器工藝
中國古代留傳下來眾多文化遺存物質,包括傳世品和地下出土品,被視做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縮影。傳統器具既是生活用品又可起到點綴作用,兼具觀賞性和實用性,它們融合了歷史學、方志學、金石學、博物學、鑒定學及科技史學等知識內涵。經歷無數朝代起伏變遷,其中的杰出代表,諸如玉器、陶器、瓷器、漆器等越發閃耀迷人的光芒。
中華風雅的生活方式,集中表現了中國人精致的人生態度和“器物精神”。其實,每一件器物背后都有一片精神領地,它不僅是物質化的呈現,其中還有創造和對人生品質的不懈追求,在人與器物、人與人之間達成更多的相互敬仰、尊敬和愛戴,讓生活變得更美而充滿希望。
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將中國古器物分為三層境界。第一層是觀者眼中的繁冗,高檔的材料使用、堆砌,技藝的復雜、繁冗,一眼看過去便是件心血之作,沒有功勞亦有苦勞。第二層則未必形式上過多程式化,設計的創新,技術的提煉,雖求其精,未必感其煩。第三層即是高境界,匠人可能已經將自己轉換為欣賞藝術品的后行為者,他手下的器物其所求則是能夠激發欣賞者與創作者心靈上的碰撞,作品則已經退而成為溝通兩者間的橋梁。欣賞者面對作品,經過心智的激活,理性的切入,來探析作品的內涵,最終達到物我兩化,華麗,此時已經信息解碼、重構,潤物無聲地融入個人的情感,達到那種心靈的震撼。
器物之道往精細里琢磨既包含了使用目的,又承載了文化內涵。“器物精神”是一種人文精神。以陶瓷為代表的東方文化,曾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的文明。它是中國匠心和器物精神最好的證明。
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