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雅藝
日期: 2018-09-21 14:03:45
作者:
點擊數:
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又稱“雅人四好”。唐代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書:“辯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孫。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四藝”之中,琴居于首位,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以來,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春秋戰國時期的伯牙和鐘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圍棋作為一種策略性的二人棋類游戲,傳為堯作,春秋戰國時代已有記載。如今圍棋技術和文化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現代圍棋呈現繁榮發展景象。書法以漢字為載體,通過藝術家對漢字的藝術創造,表達更為深刻的藝術情感。與書法一樣,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帛畫。
琴棋書畫“四藝”,是藝術創作中的一個永恒題材,在我國五千年浩瀚歷史中不斷孕育、傳承,其形式和內涵也一直隨著歷史和文化的發展和變遷而豐富和充盈。在中國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琴棋書畫”可以說是一串璀璨的明珠,悅耳明目,修身養性,古之先賢大圣參哲悟理,治國理政,亦從中獲取裨益。它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陶冶情操的四種藝術形式,深刻體現著傳統文化的現實化和民俗化。
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