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儀
日期: 2018-09-19 10:41:00
作者:
點擊數: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以周禮為最。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后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后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漢以后,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后被列入學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對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禮儀文化。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圣賢;鄉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禮儀包括的范圍內容和形式非常廣泛,它幾乎是一個囊括了國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個人的倫理道德修養、行為準則規范的龐大的概念。發展至今更多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言談舉止及書信往來之中。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的競爭,將會越來越多地在文化領域中展開。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禮儀作為中國文明的一張名片,學習推廣中國禮儀,讓世界更多的人為我們的禮儀文明而贊嘆。
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