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觀呼吸,不僅加深對生命本身的認識,還會讓心變得穩定、敏銳和專注。 在書中,德寶法師開篇就指明禪修的目的,以及常人對禪修的種種誤解,然后系統地介紹了如何通過單純的覺察與呼吸的掌握,達到正念。按照書中一步步的禪修指導,以呼吸為專注的焦點,觀看一切身體經驗、感受與思想的變化,進而觀察你所認知的整個世界,最終以覺醒、智慧的心,安詳面對起伏的人生。 本書是作者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語言寫成的禪修經典著作。現已被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相繼出版。此書的泰文節譯版本,還被選為泰國高中課程教材。
德寶法師(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當代內觀大師,北美地位優選的斯里蘭卡上座部長老。 12歲在斯里蘭卡出家,后獲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哲學博士學位。他經常巡回北美、歐洲與澳洲各地講學,并帶領禪修閉關。著有暢銷書《觀呼吸——平靜的第一堂課》(Mindfulness In Plain.English,此書已被譯成多種語言,入選泰國高中課程教材)、《八正道——快樂的第一堂課》《深度禪修:禪定的第一堂課》等多部禪修經典。
推薦序全新的生命體驗/陳定南1
關于作者德寶法師5
導讀內在生命的探索7
入定之后,一種深沉的平靜會遍布身心,那種祥和的狀態唯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能了解。
第一章為什么要禪修?15
我們的內心充滿不滿與批評,我們在自身周遭遍筑圍墻,因而被困在自己愛憎的牢籠中,感到痛苦萬分。
第二章禪修不是什么?29
我們將教導你,以平靜與離染的態度,觀察內心的運作,如此你將可以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洞見。
第三章禪修是什么?45
禪修透過一連串讓你變得更敏銳的過程,借由深入覺察你自己的思維、話語與行為,而改變你的性格。
第四章態度61
禪修的過程是很微細的,結果接近取決于禪修者的內心狀態。修行要能成功,態度非常重要。
第五章練習69
借由覺知苦諦,克服那造成痛苦的貪欲;借由無我的智慧,克服從自我概念衍生出來的無知。
第六章如何調身?89
你希望讓身體接近靜下來,借此帶來心的平靜;但是身體同時也要保持警醒,以引發心的清明,那是你所追求的目標。
第七章如何調心?97
呼吸對所有生命而言,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對這個過程的真實體驗,會讓你更貼近其他生命,它向你揭示出你與其他生命本質上的聯系。
第八章規劃你的禪修111
你如實地觀察,了解它們不過是沖動,來了又去,只是無常表演的一部分,你的生命將因此而安頓下來。
第九章修習慈心123
你必須從排除自怨自艾與自責開始著手,允許善的感覺與善的愿望先流向你自己。
第十章處理問題135
生命就是快樂與痛苦的綜合體,它們攜手并進。禪修也不例外,你會經驗到好時光與壞時光,也會感受到狂喜與恐懼。
第十一章處理分心(上)155
當你的心狂野而激動時,可以借由幾次快速深呼吸來重新建立正念。
第十二章處理分心(下)163
不要為了分心而自責,分心是自然而然的,它們總是來來去去。
第十三章正念183
正念平等地對待一切經驗、思維與感覺,它沒有任何壓抑,也沒有個人的好惡。
第十四章正念與禪定197
正念是較敏感的一個,它注意事物;禪定則提供力量,它讓注意力固定在一個項目上。
第十五章日常生活中的禪修209
在日?;顒又腥裟苓_到正念正知,你就能夠維持理性與平靜,不會陷入習慣性的心靈死角。
第十六章它帶給你什么?225
呼吸變成一個活潑與變化的過程,是活躍而迷人的事。
后記慈心的力量235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 ISBN | 9787544330718 |
| 條碼 | 9787544330718 |
| 編者 | (斯里)德寶法師(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著;賴隆彥 譯 |
| 譯者 | |
| 出版年月 | 2009-08-01 00:00:00.0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259 |
| 字數 | 2500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4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