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本書是王愛品德學的精華讀本,也是王愛品在中國哲學諸多作品中的代表作。
本書乃內圣外王思想典范之作。全書構建十德系統,貫穿德性本理來探求證內圣并化外王的方法與路徑,內圣外王思想是中國哲學中的至高境界,其易家、道家、儒家各有所表,本書立“十德路徑”,將如何證內圣以及如何化外王落到實處,使其內容敘述上有靈有肉,既能從十德系統去窺見完整的德學體系,讓內圣外王思想縱貫體用、性命、天人、時位,從而有穩固的理論系統支撐;又能從路徑上使證道的終極追求與經世濟用來貫穿表達。內圣外王十德路徑,既是內證之道與經世濟用之道的融合貫穿的路徑,亦是找尋生命意義及賦予文明使命之路徑。
本書乃立德學興道統登頂之作。王愛品的德學系統,扎根于本土哲學,以易來融合老莊,且引易為媒來述道演性,立宗性之旨并確道體德性本體,立九易法則和德位法則為研究本體之方法,構建“七位定程式、八體立德位、九易述法則、十德全內外”內容系統,用以描述內圣外王小大乘之實踐路徑,并將本體認識系統、法則原理系統,內容方法系統等均歸入周易易周程式,從而得體性相用同體同載,且“道→法→術→用→證”法性貫通。從內圣卷與外王卷的十德體系不難看出,德學之構建乃引易為媒并述道演性來闡釋德學思想,今立德學興道統,也是新道統。從何處言“新”呢?在于德學立“德性”為旨,從本體與本性言生化法則與過程,再以法性貫通探求萬物與生命從哪里來以及到哪里去的原理和路徑,一改離開思想史便無從談道統之弊,同時還在原理上提煉出九易法則和德位法則,作為研究本性與本體之方法,使其對“形而上”的體性本體之描述以及性法象程式下的源流變關聯不再模糊不清,從而形成既延續道統又新道統的德學新局面。之所以引易為媒來述道演性,在于六十四卦皆言大乘治理而生治道。德學立德為旨,圍繞德性的修證與教化,通過志明雙用內證精氣神而正陽進德,既養內丹轉內識治個體,又行大乘德治來化外王全大體;既有小乘內證之利,又有大乘德教之全,從而小大乘并重且內圣外王并舉。
德學之事業,最終要走向簡易,要使天下人皆能從簡易而得正理,從簡的得正理之法,便是知體時位方法系統,并識德位法則和德位法則所主的德位治則。一個“位”字是諸事物的方法,一個“德”字是諸事物的本性,至理化簡而出無外乎象法性程式下的德位也。
本書以內圣卷和外王卷之結構,從德性本理探求如何證內圣并化外王的方法。內圣卷以志德、明德、位德、陽德、識德為內容,言說如何志明雙用證內圣;外王卷以玄德、圣德、用德、盛德、至德為內容,言說如何法性貫通化外王,從而立十德系統論述內圣外王的十德路徑。圍繞“德性”的修證與教化,貫穿“七位、八體、九易、十德”的德學內容體系,通過志明雙用內證精氣神而正陽進德,既養內丹轉內識治個體,又行大乘德治來化外王全大體;既有小乘內證之利,又有大乘德教之全,從而小大乘并重且內圣外王并舉。實乃內圣外王思想的典范之作,亦乃立德學興道統的登頂之作。
王愛品,湖北秭歸人。易學家、道醫學家、哲學家,德學思想開創者。其研究以“統紀諸家歸德、總御群方宗性”著稱,尤以開創德學自成一家。已出版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專著《德學宗義》《德位論》《天真》《道統》《藏相論》《道醫論》《養正》等;另著有《性命宗義》十卷,經典講義若干卷等。其中《道醫論》被譽為道醫學術里程碑式作品,《德學宗義》被譽為集易學大成又開創德學的典范之作。
【目錄】(全部)
圖書目錄
序 言 立德學興道統
內圣卷
卷之言 志明雙用證內圣
志德篇 揚升之同曰志德
明德篇 見性之妙曰明德
位德篇 貫通之理曰位德
陽德篇 精氣之神曰陽德
識德篇 生滅之境曰識德
外王卷
卷之言 法性貫通化外王
玄德篇 生化之性曰玄德
圣德篇 法性之母曰圣德
用德篇 天地之機曰用德
盛德篇 陽善之政曰盛德
至德篇 實相之簡曰至德
后 記
附 錄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華齡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929636 |
| 條碼 | 9787516929636 |
| 編者 | 王愛品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8-01 00:00:00.0 |
| 開本 | 其他 |
| 裝幀 | 精裝 |
| 頁數 | 224 |
| 字數 | 120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