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智能的概念和內容很多,其核心思想是模擬人或其他生物的神經系統,實現各種運算和操作過程,尤其是人的智能操作。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概論,討論智能計算的類型、特征、發展過程和應用問題,并介紹和其他學科的關系問題。這些學科主要是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等。第二部分是算法篇,介紹智能計算中多種不同類型的算法,詳細介紹它們的計算步驟、特征、原理等有關問題,重點是討論它們的定位問題。第三部分討論智能的智能化問題,即這些智能計算算法在計算機和神經網絡系統中的實現問題。第四部分是附錄,對本書常用的數學公式、符號、名稱及所涉及的一些(如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作簡單介紹和說明。
本書可作為數學、統計、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為從事智能計算的有關人員參考。
“統計與數據科學叢書”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論
第1章 智能計算概述
1.1 智能計算的總體情況
1.1.1 智能計算的兩大類型、三個層次和五個特征
1.1.2 有關智能計算算法的類型表
1.2 智能計算的發展歷史
1.2.1 智能計算的幾個發展階段
1.2.2 大數據、云計算智能計算階段
1.3 關于智能計算算法的分析和定位問題
1.3.1 什么是智能計算算法的定位問題
1.3.2 關于感知器系列算法的分析和定位
1.3.3 對HNNS系列模型和理論的定位
1.4 由NNS的定位對各學科產生的影響
1.4.1 對生命科學與神經科學的影響
1.4.2 邏輯學、計算機科學的意義和影響
1.4.3 對第四次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預測
第2章 智能計算和其他學科的關系
2.1 和生命科學、神經科學的關系
2.1.1 生物神經系統的結構特征
2.1.2 生物神經系統中的數字化表達
2.1.3 數字化的表示和意義的分析
2.1.4 關于NNS的綜合分析
2.2 和 3C、4C理論的關系
2.2.1 3C理論概述
2.2.2 和計算機科學的關系問題
2.3 和信息論、控制論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2.3.1 信息論的基本內容
2.3.2 控制論
2.4 和其他學科的關系問題
2.4.1 對語言學和邏輯學的概要說明
2.4.2 語言學、邏輯學和NNS的關系問題
第二部分 算法篇
第3章 感知器
3.1 感知器的基本模型和算法
3.1.1 感知器的學習目標、算法和收斂性定理
3.1.2 感知器模型的推廣
3.2 一般空間結構的幾何分析——感知器理論分析的數學基礎
3.2.1 Rn空間中的集合論和拓撲結構
3.2.2 Rn空間中向量集合的深度分析
3.2.3 其他類型深度的定義和性質
3.2.4 Rn空間中的幾何結構分析
3.2.5 Rn空間中的超多面體和超圖理論
3.3 感知器的理論分析
3.3.1 感知器的可計算性的基本定理
3.3.2 感知器解的討論
3.3.3 感知器的計算復雜度
3.4 感知器的容量問題
3.4.1 和感知器的容量有關的問題
3.4.2 容量估計時的隨機分析
第4章 感知器理論的應用
4.1 模糊感知器的理論分析及其在圖像識別中的應用
4.1.1 圖像系統
4.1.2 模糊感知器的隨機分析
4.1.3 關于模糊分類中指標的確定
4.2 空間集合系的相互關系和它們的表示
4.2.1 集合論
4.2.2 集合系統的對等關系和規模表示
4.2.3 子集系的構造和計數
4.2.4 布爾函數的運算關系
4.3 布爾函數在感知器中的表達
4.3.1 布爾函數在感知器模型下的表達
4.3.2 幾種特殊布爾函數在感知器模型下的表達
4.3.3 關于布爾集合線性可分性的討論
第5章 支持向量機
5.1 支持向量機的模型和學習目標
5.1.1 支持向量機的目標分類
5.1.2 支持向量機的學習目標和算法
5.1.3 支持向量機的求解問題
5.2 支持向量機的求解問題
5.2.1 感知器的解
5.3 支持向量機的智能計算算法
5.3.1 關于集合L=LA,B的拓撲空間結構問題
5.3.2 關于集合L=LA,B的構造
5.3.3 計算算法中的等價關系
5.3.4 支持向量機的計算算法
第6章 多層次、多輸出感知器及其深度學習算法
6.1 多輸出感知器
6.1.1 二輸出的感知器模型
6.1.2 二輸出、四目標感知器的學習算法
6.2 一般多輸出感知器系統
6.2.1 多輸出感知器的模型構造
6.2.2 多輸出感知器的學習、分類問題
6.2.3 關于多層次、多輸出感知器的學習算法
6.3 多輸出模糊感知器理論和圖像識別問題
6.3.1 圖像和圖像分類、識別系統
6.3.2 關于學習算法的說明
6.3.3 關于學習、訓練樣本和檢測樣本的討論
6.3.4 布爾函數在多層次、多輸出感知器模型運算下的實現問題
第7章 零知識條件下的優化和分類算法
7.1 關于零知識問題的討論
7.1.1 有關零知識和信息特征的基本概念
7.1.2 信號中有的信息特征
7.1.3 信號的其他輔助特征
7.1.4 信號集合的聚類問題
7.2 聚類分析中的計算算法
7.3 對聚類分析中有關問題的討論
7.3.1 圖像之間的距離選擇
7.3.2 聚類分析在感知器模型下的討論
第8章 布爾函數和多層感知器的基本關系定理
8.1 布爾函數在多層感知器模型中的表達
8.1.1 多層感知器的數學模型
8.1.2 對基本方程組的討論
8.2 布爾函數在多層感知器模型中表達的基本定理
8.2.1 關于線性不可分集合的信息處理
8.2.2 布爾函數和多層感知器關系的一個基本定理
8.3 多層感知器的學習、訓練算法
8.3.1 布爾函數和多層次、多輸出感知器
8.3.2 布爾函數或布爾集合的性質
8.3.3 一般布爾函數的多層次、多輸出感知器表達算法
8.3.4 關于算法步驟的改進和討論
第9章 Hopfield NNS
9.1 對HNNS的介紹和討論
9.1.1 有關HNNS的模型和記號
9.1.2 HNNS的能量函數
9.1.3 關于HNNS理論的討論
9.2 玻爾茲曼機與它的學習理論
9.2.1 玻爾茲曼機的運動模型
9.2.2 B-機的學習理論
9.2.3 對B-機的討論和分析
9.3 正向和反向的HNNS
第10章 遺傳算法和DNA計算
10.1 概述
10.1.1 發展歷史、基因結構和基因操作
10.1.2 點線圖和Hamilton回路問題
10.1.3 有關HPP問題中的DNA操作問題
10.2 有關DNA操作的討論
10.2.1 基因的突變和比對問題
10.3 廣義糾錯碼理論及其應用
10.3.1 廣義糾錯碼的定義及其構造
10.3.2 廣義糾錯碼在DNA計算中的應用
10.4 遺傳算法
10.4.1 遺傳算法中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
10.4.2 基因操作中的運算子
10.4.3 基因的選擇性原理和隨機系統
10.5 遺傳算法中的優化問題
10.5.1 優化問題的表述
10.5.2 遺傳算法中的基本思路和技術算法步驟
第11章 計算數學和統計計算中的有關算法和理論
11.1 EM算法及其理論分析
11.1.1 統計估計問題
11.1.2 EM算法簡介
11.1.3 EM算法的實例計算
11.2 最優組合投資決策的統計計算
11.2.1 最優組合投資決策問題
11.2.2 最優組合投資決策的遞推計算法
11.2.3 YYB算法
11.3 數值計算中的算法
11.3.1 線性方程組及其計算法
11.3.2 線性方程組的迭代算法
11.3.3 有關矩陣、行列式的計算法
11.3.4 矩陣的其他計算
11.4 數值分析中的有關理論和算法
11.4.1 誤差和對誤差的分析
11.4.2 插值和擬合
11.4.3 牛頓插值法
11.4.4 插值法中的樣條理論
11.5 函數逼近和數據擬合
11.5.1 正交多項式
11.5.2 重要的正交多項式函數系
11.5.3 最優逼近理論
11.5.4 一些特殊的最優逼近問題
11.6 數值計算
11.6.1 非線性函數的數值計算
11.6.2 數值積分和微分中的計算算法
11.6.3 常微分方程的數值解
第三部分 智能的智能化問題
第12章 張量和張量分析
12.1 張量的類型和運算
12.1.1 張量的定義和記號
12.1.2 張量的運算
12.2 張量空間
12.2.1 張量空間的表述
12.2.2 張量內積空間
12.3 張量空間中一些特殊的張量
12.3.1 非負張量和正定張量
12.3.2 總能量、最大和最小值問題
第13章 集合論和邏輯學
13.1 布爾代數和布爾邏輯
13.1.1 布爾代數的定義和性質
13.1.2 布爾邏輯
13.1.3 邏輯運算和規則
13.1.4 布爾代數的補充定義和性質
13.1.5 布爾函數
13.1.6 邏輯代數
13.1.7 基本邏輯關系(邏輯恒等式和基本邏輯規則)
第14章 神經網絡系統的時空結構理論
14.1 T-SNNS的結構模型
14.1.1 NNS中的指標體系
14.1.2 T-SNNS中的空間區域和功能指標
14.1.3 關于區域和功能的討論
14.1.4 T-SNNS中的能量函數
14.1.5 多重T-SNNS
14.2 復合網絡
14.2.1 復合圖論
14.2.2 復合圖的一些實例分析
14.2.3 復合圖在T-SNNS中的表達
14.2.4 一般多層感知器的復合網絡圖
14.3 邏輯運算及其表示法
14.3.1 邏輯運算和它們的表示
14.3.2 不同表示法的對應關系和等價關系
第15章 智能化工程系統
15.1 命題和命題系統
15.1.1 命題和命題系統的產生與定義
15.1.2 命題的結構關系和命題系統的圖表示
15.1.3 命題的賦值系統
15.1.4 知識、知識系統和認知系統
15.2 數的表達、分析和計算的基本定理
15.2.1 數的表達和分析
15.2.2 數在表達和分析中的基本定理
15.2.3 四則運算和它在邏輯學中的表達
15.2.4 四則運算在邏輯運算中的表達
15.2.5 除法運算
15.2.6 四則運算和數值計算的基本定理
15.3 NNS計算機構造中的基本定理
15.3.1 邏輯運算和NNS計算關系的小結
第四部分 附錄
附錄1 重要符號的說明
A.1 不同類型符號的說明
A.1.1 英文大、小寫字母的表示
A.1.2 希臘字母的表示
A.1.3 字母與數字的聯用表示
A.2 有關數學公式的表示
A.2.1 r.v.的p.d.與特征數
A.2.2 一些數學公式與符號
A.2.3 空間多面體與圖的記號
A.3 常見的物理量記號、量綱與度量單位
A.3.1 物理量的量綱和單位
A.3.2 量子物理中的一些記號
附錄2 重要參數與度量指標
B.1 基本常數、參數與單位
B.1.1 基本常數與SI詞頭
B.1.2 能量單位與換算表
B.2 尺度指標
B.2.1 大小、能量與數量的尺度指標
B.2.2 大小、能量與數量尺度的其他表示法
B.2.3 時間與能量尺度
B.3 一些特殊的指標尺度
B.3.1 水與水溶液中的一些尺度指標
B.3.2 與病毒、細胞有關的尺度指標
B.3.3 與生物能有關的數據
B.4 有關細胞與NNS中的一些數據信息
B.4.1 有關細胞膜的數據信息
B.4.2 人體初級感知器中的有關數據信息
B.4.3 一些有趣的尺度數據
附錄3 空間結構分析
C.1 集合論和拓撲空間
C.1.1 和拓撲空間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
C.1.2 拓撲空間的定義和性質
C.1.3 拓撲空間的結構類型和它們的分析
C.1.4 有關拓撲空間的一些基本結構
C.2 線性空間的定義、構造和性質
C.2.1 線性空間的定義與構造
C.2.2 線性空間中的基本性質
C.2.3 線性內積空間
C.3 線性空間中的坐標變換理論
C.3.1 坐標變換的關系和表示
C.3.2 相似變換和相似矩陣的理論
C.4 三、四維線性空間
C.4.1 三維歐氏空間中的直角坐標系
C.4.2 直角坐標系和極坐標系
C.4.3 歐拉角和旋轉變換
C.4.4 狹義相對論和洛倫茲(Lorentz)變換
C.5 張量和張量運算
C.5.1 張量的定義、類型和運算
C.6 張量場和張量分析
C.6.1 張量場中的微分運算
C.6.2 微分運算的有關恒等式
附錄4 空間結構分析(續)
D.1 無限維線性空間理論概述
D.1.1 線性距離空間
D.1.2 線性賦范空間
D.2 希爾伯特空間和它的算子理論
D.2.1 希氏空間的類型和記號
D.2.2 希氏空間中的算子理論
D.2.3 希氏空間中的譜分解理論
D.2.4 泛函空間的理論應用
D.3 黎曼幾何和微分流形
D.3.1 微分流形
附錄5 圖論
E.1 圖的一般理論
E.1.1 圖的一般定義和記號
E.1.2 圖的類型
E.1.3 點線圖的運算
E.2 圖理論的推廣
E.2.1 點線圖的著色函數
E.2.2 超圖
E.2.3 復合圖論
E.3 幾種特殊類型的圖
E.3.1 在數學定義中的一些圖
E.3.2 電子線路和開關電路網絡圖
E.3.3 開關電路
E.3.4 分子點線圖、分子空間結構和拓撲空間
附錄6 計算機原理
F.1 布爾代數和布爾函數
F.1.1 布爾代數
F.1.2 布爾格
F.1.3 布爾函數
F.2 自動機理論
F.2.1 概論
F.2.2 自動機構造的基本特征和類型
F.2.3 自動機的一般模型和定義
F.2.4 移位寄存器
F.2.5 圖靈機和邏輯網絡
F.2.6 組合電路的結構和設計
F.2.7 組合電路的表達
F.2.8 組合電路的設計
F.2.9 幾種重要的組合電路
F.3 自動機的其他問題的討論
F.3.1 有關自動機的其他模型
F.3.2 自動機理論中的數學結構
F.4 語言學概論
F.4.1 語言學中的一些共同的結構和運動規則的特征
F.4.2 邏輯語言結構和計算機語言結構
F.4.3 ASCII碼表的意義
附錄7 形式邏輯和數理邏輯
G.1 邏輯學簡介
G.1.1 邏輯學中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史
G.1.2 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
G.1.3 辯證邏輯概述
G.2 數理邏輯中的預備知識
G.2.1 序、格和布爾代數
G.3 數理邏輯和其中的一階語言
G.3.1 語言學概說
G.3.2 命題和命題的判定
G.3.3 命題在數理邏輯學中的表達
G.3.4 一階語言的判定
G.3.5 一階語言中的推理方法
參考文獻
沈世鎰,1956年進入南開大學學習,1961年考取南開大學數學系研究生(導師胡國定)。1977年由山西調入南開大學數學系任教。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任為南開大學博士生指導教師。1997年,任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1997年,任天津市數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長。曾任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代數編碼;信息的度量及其應用;組合密碼學;神經網絡系統理論及其應用;近代密碼學。
主要研究成果及獲獎:出版著作5部;發表論文5O多篇,其中SCI收錄12篇。1993年,獲“天津市自然科學技術領域中青年授銜專家”稱號,天津市優秀教師。四次獲天津市、教育部科技進步獎。
| 基本信息 | |
|---|---|
| 品牌/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632555 |
| 條碼 | 9787030632555 |
| 編者 | 沈世鎰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0.04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
| 頁數 | 440 |
| 字數 | 58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