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能源互聯網》全面介紹了能源互聯網的基本概念、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能源互聯網》共分5部分內容,第1部分為概述;第2部分為能量層,包括:多能存儲、多能轉換、電能路由器、無線電能傳輸與能量WiFi、直流配電網、電動汽車及其與電網互動、綜合能源系統;第3部分為信息層,包括: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能源互聯網中的信息通信技術及其應用、信息物理系統、能源虛擬化與能量信息化、能源互聯網中的大數據、多能協同能量管理平臺、分布式自律調控、能源互聯網的自愈與保護、能源互聯網區塊鏈;第4部分為價值層,包括:能源互聯網的市場機制、基于“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虛擬電廠、需求響應;第5部分為政策與示范,包括:能源互聯網政策、園區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
目錄序前言**部分 概述第1章 概述 31.1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背景 31.1.1 能源互聯網的驅動力 31.1.2 能源互聯網發展歷程 71.2 能源互聯網的概念與基本架構 81.2.1 能源互聯網概念評述 81.2.2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目標、理念和特征 111.2.3 能源互聯網的基本架構 121.3 能源互聯網的科學技術問題 161.4 能源互聯網若干關鍵問題討論 181.4.1 能源網與互聯網 181.4.2 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 191.5 能源互聯網展望 191.5.1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意義 191.5.2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潛力 20參考文獻 20第二部分 能量層第1章 多能存儲 251.1 引言 251.2 多能存儲的主要技術形式和比較 271.2.1 多能存儲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理 271.2.2 多能源網中的儲能技術比較 311.3 多能存儲的關鍵技術 321.3.1 多能存儲的關鍵設備制造技術 321.3.2 能源互聯網中儲能的規劃和配置技術 351.3.3 多能存儲的優化控制和市場運行 381.4 多能存儲的應用場景和實例 401.4.1 壓縮空氣儲能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 401.4.2 液氫超導復合儲能技術及其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 471.5 本章小結 53參考文獻 53第2章 多能轉換 572.1 多能轉換的基本概念 572.1.1 能源體系的結構 572.1.2 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轉換的基本方式 582.2 能量集線器的關鍵技術及設備 602.2.1 能量集線器的結構和功能 602.2.2 能量集線器中的主要設備和集成方式 632.2.3 能量集線器的運行 672.2.4 能量集線器所需突破的關鍵技術 702.3 能量集線器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場景 712.3.1 能源到電力的轉換 712.3.2 能源到熱力的轉換 742.3.3 能源到燃料的轉換 762.4 本章小結 81參考文獻 81第3章 電能路由器 843.1 電能路由器的背景與意義 843.1.1 新能源并網發電面對的問題 843.1.2 電力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853.1.3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現狀 863.2 電能路由器的概念與原理 873.2.1 電能路由器概念 873.2.2 基本功能和組建框架 873.2.3 電能路由器主電路結構演變歷程 903.3 電能路由器關鍵技術 963.3.1 變換單元組合技術 973.3.2 端口即插即用技術 1003.3.3 多端口多級變換協調控制技術 1013.3.4 通信技術 1033.3.5 能量管理技術 1043.4 電能路由器在能源互聯網中的典型應用 1053.4.1 電能質量綜合控制 1053.4.2 多微網連接背靠背柔性控制 1093.4.3 集中式和分布式的電能路由器網絡應用 1123.5 本章小結 114參考文獻 114第4章 無線電能傳輸與能量WiFi 1164.1 能量傳輸與互聯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1164.1.1 存在的問題 1164.1.2 面臨的挑戰 1184.2 無線電能傳輸與能量WiFi基本概念和理論 1194.2.1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及其分類 1194.2.2 能源互聯網下的能量WiFi概念及組成架構 1204.2.3 無線電能傳輸與能量WiFi的聯系 1224.3 無線電能傳輸系統關鍵技術 1234.3.1 MCR-WPT關鍵技術 1234.3.2 ICPT關鍵技術 1284.3.3 電場耦合式無線電能傳輸關鍵技術 1304.3.4 超聲波無線電能傳輸關鍵技術 1314.3.5 其他形式無線電能傳輸關鍵技術 1324.4 能源互聯網下的能量WiFi系統通用技術 1344.4.1 多目標能量與信息協同控制 1344.4.2 多負載接入功率定向分配控制 1364.4.3 用電終端智能接入與能量安全傳輸技術 1384.4.4 能源互聯網下的能量WiFi系統自組網技術 1394.4.5 能源互聯網下的能量WiFi系統運營模式探討 1404.4.6 能量WiFi系統標準化與電磁問題 1414.5 能量WiFi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探索 1434.5.1 電動汽車能量無線補給及其與能源互聯網的智能融合 1434.5.2 無線輸電技術與空間太陽能電站 1464.5.3 分布式島礁能源互聯系統中無人飛行器的能量補給 1484.5.4 能量WiFi在其他領域的探討與展望 1504.6 本章小結 153參考文獻 154第5章 直流配電網 1565.1 背景及發展現狀 1565.1.1 直流配電網產生背景 1565.1.2 直流配電網發展現狀 1565.1.3 直流配電網技術優勢 1575.2 直流配電網結構 1585.2.1 直流配電網典型結構 1585.2.2 柔性直流配電網典型拓撲示例 1595.3 直流配電網關鍵設備 1645.3.1 變換器 1645.3.2 直流變壓器 1675.3.3 直流斷路器 1705.4 直流配電網關鍵支撐技術 1745.4.1 直流配電網控制保護技術 1745.4.2 直流配電網過電壓及防護技術 1745.4.3 直流配電網接地技術 1755.5 直流配電網應用場景 1785.5.1 面向孤島及艦船飛行器的直流配電網應用 1785.5.2 面向供用電改造的直流配電網應用 1785.5.3 面向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直流配電網應用 1785.5.4 面向數據中心的直流配電網應用 1795.5.5 面向綜合能源系統的直流配電網應用 1795.6 本章小結 179參考文獻 179第6章 電動汽車及其與電網互動 1826.1 大規模電動汽車接入電網的影響與機遇 1826.1.1 電動汽車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1826.1.2 大規模電動汽車接入電網的影響 1846.1.3 大規模電動汽車接入電網的機遇 1856.2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原理和潛力分析 1856.2.1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原理 1856.2.2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潛力 1876.3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關鍵技術 1886.3.1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控制方法 1886.3.2 電動汽車的有序充放電技術 1916.3.3 電動汽車為電網提供輔助服務技術 1966.3.4 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協同技術 2006.4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應用和展望 2036.4.1 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的應用 2036.4.2 電動汽車與電網及能源互聯網互動的展望 2046.5 本章小結 205參考文獻 206第7章 綜合能源系統 2097.1 概述 2097.1.1 綜合能源系統的基本概念及構成形態 2097.1.2 綜合能源系統的提出背景 2107.1.3 綜合能源系統面臨的挑戰 2157.2 綜合能源系統的通用建模與綜合仿真 2187.2.1 問題與挑戰 2187.2.2 該領域研究現狀 2197.2.3 動態建模及綜合仿真 2227.2.4 建模及仿真實例 2247.3 綜合能源系統的協同規劃 2327.3.1 問題與挑戰 2327.3.2 該領域研究現狀 2337.3.3 協同規劃與優化 2347.3.4 規劃實例 2357.4 本章小結 246參考文獻 246第三部分 信息層第1章 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 2511.1 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需求與挑戰 2521.1.1 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的應用需求 2521.1.2 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面對的挑戰 2531.2 能源互聯網先進傳感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2541.2.1 能源互聯網先進傳感技術發展現狀 2541.2.2 能源互聯網先進傳感技術發展趨勢 2551.3 能源互聯網傳感器關鍵技術概覽 2561.3.1 溫度傳感器 2561.3.2 形變/振動/加速度傳感器 2591.3.3 電流/磁場傳感器 2641.3.4 電壓/電場傳感器 2671.3.5 氣敏/濕敏傳感器 2691.4 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應用場景及其技術需求 2711.4.1 能源互聯網中的傳感器網絡應用場景綜述 2711.4.2 面向智能電網故障診斷與狀態感知的傳感技術需求 2741.4.3 面向新能源裝置的傳感技術需求 2761.4.4 能源互聯網其他應用場景技術需求 2771.5 本章小結 277參考文獻 278第2章 能源互聯網中的信息通信技術及其應用 2832.1 能源互聯網中的常用通信技術 2832.1.1 電力線通信技術 2832.1.2 無源光網絡通信技術 2862.1.3 無線通信技術 2872.2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用電 2902.3 家庭能源管理應用案例 2942.4 智慧城市中能源互聯網應用案例 2972.4.1 國網客服中心能源互聯網工程 2972.4.2 寧夏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 3052.4.3 上海配用電大數據應用示范工程 3062.5 本章小結 310參考文獻 310第3章 信息物理系統 3113.1 能源互聯網愿景下的信息物理系統 3113.1.1 信息物理系統的概念 3113.1.2 能源互聯網背景下的新挑戰 3133.2 信息能量融合的能源互聯網安全 3143.2.1 烏克蘭停電事件回顧 3143.2.2 信息物理綜合安全評估的必要性 3153.2.3 信息物理綜合安全評估框架 3173.2.4 應用案例 3193.3 信息能量融合的能源互聯網運行 3213.3.1 能源互聯網的社會化行為特征 3213.3.2 支撐能源互聯網運行的信息物理系統關鍵技術 3223.3.3 應用實例 3253.4 本章小結 334參考文獻 334第4章 能源虛擬化與能量信息化 3364.1 概述 3364.2 能源虛擬化與能量信息化的理論基礎 3374.2.1 能源虛擬化與能量信息化定義 3374.2.2 能源虛擬化與能量信息化的原理 3404.3 能源虛擬化與能量信息化的關鍵技術和裝備 3424.3.1 能量數字化和信息化處理技術 3424.3.2 能量
孫宏斌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能量管理與調控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電機系學術委員會主席。國家教學名師,IEEE Fellow,IET Fellow,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青,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兼任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能源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互聯網專委會第一副主任,IEEE能源互聯網與能源系統集成會議創會主席,能源互聯網香山科學會議發起人與執行主席。研究領域為智能電網與能源互聯網。
| 基本信息 | |
|---|---|
| 品牌/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620590 |
| 條碼 | 9787030620590 |
| 編者 | 孫宏斌等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0.05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
| 頁數 | 660 |
| 字數 | 132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