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該書寫作于1776年秋季,作者在1778年搬到吉拉爾丹侯爵向他提供的埃默農維爾山莊的新居,僅居住了一個多月,7月2日上午在山莊散步回家后,突感不適,病情急劇惡化,來不及搶救,于11時與世長辭。這一年多“孑然一身,沒有兄弟,沒有鄰人,沒有朋友,沒有可與之交往的人”的日子里,作者還在記述他散步中的“夢”。寫作此文時,作者已經垂垂老矣,放棄了與敵人周旋和與命運斗爭的徒勞的努力,心境恬淡,十分悠閑。
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
第一次散步
第二次散步
第三次散步
第四次散步
第五次散步
第六次散步
第七次散步
第八次散步
第九次散步
第十次散步
附錄
《夢》的草稿
嘲笑者
隨感
我的畫像
致馬爾澤爾布總監先生的四封信
一
二
三
四
《懺悔錄》草稿
在朗讀《懺悔錄》前發表的談話
社會各階層人士對我的態度
日內瓦公民讓-雅克·盧梭的遺囑
享受人生的方法及其他
后記
盧梭(1712-1778),生于日內瓦一個新教徒家庭,祖輩是法國人。在他出世后不幾天,母親便去世,他隨其做鐘表匠的父親生活,由其姑母撫養。十歲時,其父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十六歲起,他便離開了日內瓦,漂泊瑞士和法國各地,當過仆人、學徒、家庭教師。由于天資聰穎,特別是經過長期勤奮的自學和個人奮斗,他獲得了廣博的知識,成了音樂教師,抄譜作曲,而且在這方面還小有名氣,受到歡迎。一七四一年,他來到巴黎,結識了啟蒙主義者、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孔迪亞克、達朗貝爾等人,替《百科全書》寫稿。一七五〇年,應第戎學院的有獎征文,寫出了第一篇著名論文《論科學與藝術》,大獲成功,聲名鵲起。一七五五年,他又應該學院的征文,寫了第二篇著名文章《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在這兩篇論文里,他譴責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礎上的現代文明,論述了天賦人權和人類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歸自然”。回歸“自然人”的口號,反映了小資產階級力圖摧毀封建專制制度和特權階層,確立小私有制的要求。一七五六年,他離開巴黎,在蒙莫朗西過隱居生活。在此期間,他同狄德羅、伏爾泰、達朗貝爾等人因觀點分歧失和。一七六二年,他出版了《社會契約論》,提出了由公民選舉領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綱領,對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的雅各賓黨人的政治觀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其觀點的激烈,再加上為人孤高,蔑視權貴,所以受到統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幾無立足安身之所。終于于一七七八年七月,因貧病交加去世。
| 基本信息 | |
|---|---|
| 品牌/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 ISBN | 9787100087544 |
| 條碼 | 9787100087544 |
| 編者 | 盧梭 |
| 譯者 | 李平漚 |
| 出版年月 | 2012.06 |
| 開本 | 32開 |
| 裝幀 | |
| 頁數 | 259 |
| 字數 | |
| 版次 | 1版5次 |
| 印次 | |
| 紙張 | 70g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