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本書共分3個部分、共12章:第1部分(第1章~第4章),探討了將韌性思維納入城市規劃所需的創新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改進或調整規劃范式;第2部分(第5章~第8章),作者研究了韌性城市規劃的理論是如何在亞洲、歐洲、美洲以及澳洲等地被應用于實踐的,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并總結了成功案例的經驗;第3部分(第9章~第12章),介紹了一種可用于城市形態韌性評估的概念框架;這一概念框架涵蓋了城市形態元素在宏觀、中觀和微觀尺度上與城市韌性相關的問題;同時,提供了與概念框架中提到的城市形態要素相關的理論和經驗等。本書可供城市規劃學、城市地理學、景觀設計等相關學科的學者和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第1部分 將韌性思維融入城市規劃
第1章 以韌性為導向的城市規劃
第2章 城市綜合韌性規劃模型
第3章 城市非正規性與規劃:在印度城市開展韌性規劃所面臨的挑戰
第4章 澳大利亞地方政府提出的跟蹤氣候變化適應策略和韌性建設進展的“定制式”方法
第2部分 案例研究
第5章 歐洲城市網絡參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市長盟約》
第6章 巴塞羅那的韌性經驗:城市韌性運作的綜合治理模型
第7章 韌性概念和規劃現實:通過將氣候變化適應納入總體規劃,歸仁市如何成為一個有韌性的城市?
第8章 當減少災害風險的政策在實施階段失敗時:伊朗村莊的社區韌性和傳統建筑遭到破壞
第3部分 城市形態和城市韌性
第9章 韌性城市形態:概念框架
第10章 城市形態韌性評價展望
第11章 連通性在城市韌性評估中有多重要?
第12章 用于評估氣候韌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形態空間顯式土地利用模型
譯后記
| 基本信息 | |
|---|---|
| 品牌/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
| ISBN | 9787112250172 |
| 條碼 | 9787112250172 |
| 編者 | [日]山形與志樹[伊朗] |
| 譯者 | |
| 出版年月 | 2020.07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
| 頁數 | 188 |
| 字數 | 272 |
| 版次 | 1版1次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