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fā)表商品咨詢]
15—16世紀的東亞,常被簡化為“倭寇與海禁”的世界——日本的武士與商人頻頻出海劫掠,明代中國與朝鮮因此長期施行海禁。然而,這只是當時東亞經濟與社會互動的冰山一角。本書以經濟史、貨幣史和海洋史的多元視角,揭示了明代中國與日本、朝鮮等國家間錯綜復雜的貿易網絡——周邊國家對“唐物”的強烈需求,以及明代中國自身對夷貨的渴求,共同推動了跨國貿易活動,促使邊境走私與海外交流日益頻繁,并最終導致了明朝海禁政策和財政體制的轉向。
作者大田由紀夫三十余年潛心研究東亞經濟史,通過多語種史料、考古發(fā)掘成果和計量史學方法,展示了一個互動中“共同進化”、充滿活力的前近代東亞世界。本書指出,15—16世紀的東亞各國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通過以貨幣和商品為媒介的貿易網絡展開互動,并由此塑造了中、日、朝三國在17世紀的不同貨幣政策和經濟模式。
作者簡介
大田由紀夫,1965年生于日本長野縣,畢業(yè)于日本立命館大學文學部,后于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后期課程完成學業(yè)。現為日本鹿兒島大學法文學部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世史,代表論文包括《圍繞“撰錢世紀”的回應(「撰銭の世紀」をめぐる応答)》《關于〈東俗叢〉的問題(『東俗叢』について)》等。
譯者簡介
胡煒權,山東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日本前近代史、前近代東亞關系史。已出版專著《菊花王朝》《明智光秀與本能寺之變》等,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宋元明時期日本社會的中國觀”。
中文版序 i
日文版序 i
第一章? 奢侈是互為影響的——明、朝鮮、日本的經濟發(fā)展 1
1. 明朝的奢侈風氣 1
2. 朝鮮王朝的奢侈傾向與“唐物”貿易的發(fā)展 9
3. 日本“唐物”消費的增長 15
4. 連鎖效應的背景—明代中國的經濟復蘇 26
5. 朝鮮王朝經濟的萌芽 43
6. 日本的經濟變化 50
第二章? “惡錢”與“惡布”——通貨變化的發(fā)生 61
1. 明代中國的“惡錢”與“揀錢” 61
2. 日本的通貨變化 72
3. 朝鮮王朝的通貨變化 86
第三章? 于是“倭銀”出現了 99
1. 日本經濟停滯不前 99
2. 明錢質量劣化 107
3. 東亞海域交易的變化 118
4. 環(huán)中國海域交易的沉滯 132
5. “倭銀”出現 142
第四章? 活躍與混亂的東亞──白銀熱潮帶來的問題 155
1. 撰錢令再現─16世紀中葉(1) 155
2. 以白米支付的情況─16世紀中葉(2) 167
3. 從銅錢到白米─16世紀后半期 173
4. 白銀打通的東亞 185
終章? “唐物”與“夷貨”:牽動東亞的“物品” 203
謝辭 209
注釋 211
參考文獻 223
圖、表出處 235
譯后記 237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東方出版中心 |
| ISBN | 9787547327531 |
| 條碼 | 9787547327531 |
| 編者 | 大田由紀夫 著 胡煒權 譯 |
| 譯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1-01 00:00:00.0 |
| 開本 | 其他 |
| 裝幀 | 精裝 |
| 頁數 | |
| 字數 | 16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fā)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fā)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