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服飾文化符號的保護與創新》共六章,以“服飾文化符號”為核心,從服飾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角度切入,系統地探討了服飾文化符號概述、服飾文化符號的歷史沿革、服飾文化符號學解讀、服飾審美意蘊、服飾文化符號的保護以及服飾文化符號的創新。本書不僅是一部學術著作,也是一本面向對服飾文化感興趣的讀者、設計師、文化工作者及相關政策制定者的實用指南,旨在激發社會各界對服飾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的熱情與行動,共同推動服飾文化的繁榮發展。
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博士,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中山市服裝設計師協會副會長、中山非遺紡織服裝研究工作站負責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印花技術專家庫。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文化與服飾設計、造型藝術與理論研究。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展覽中獲獎,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出版多部著作,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市級、校級科研課題多項。
第一章#8195; 服飾文化符號概述
第一節#8195; 服飾文化符號學理論
一、符號學的基本概念與服飾文化符號
二、服飾文化符號的構成要素
三、服飾文化符號的功能與作用
四、服飾文化符號的社會背景與變遷
第二節#8195; 古代造物思想中的服裝文化符號
一、古代造物思想溯源
二、古代核心造物思想
三、古代造物思想下的服飾造型藝術
四、古代造物思想下服飾的適度設計
第二章#8195; 服飾文化符號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8195;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
一、夏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二、商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三、西周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四、春秋戰國時期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第二節#8195;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秦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二、漢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第三節#8195; 隋、唐、五代時期
二、唐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三、五代時期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第四節#8195; 宋、遼、金、元時期
一、宋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二、遼、金、元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第五節#8195; 明、清時期
一、明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二、清代服飾文化符號解讀
第六節#8195; 近代
一、近代服飾文化變革
二、男女服飾特色
第三章#8195; 服飾文化符號學解讀
第一節#8195; 中國傳統服飾的藝術文化符號
一、服飾圖案的符號學解讀
二、服飾色彩的符號學解讀
三、服飾民俗的符號學解讀
第二節#8195; 中國傳統服飾的禮儀文化符號
一、中國傳統服飾禮制
二、人生禮儀服飾
三、歲時節日服飾
第四章#8195; 服飾審美意蘊
第一節#8195; 傳統服飾紋樣之美
一、傳統服飾紋樣中形態美的體現
二、傳統服飾紋樣美學特征的表達
第二節#8195; 傳統服飾色彩搭配
一、傳統五色觀的功能色彩美
二、民間服飾體現的用色觀念
第三節#8195; 傳統服飾中的工藝技巧
一、面料技術的物質功能美
二、因勢造型的緣飾工藝美
第五章#8195; 服飾文化符號的保護
第一節#8195; 服飾遺產保護與傳承
一、傳統服飾文化遺產的價值
二、服飾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意義
三、中國非遺服飾文化遺產面臨的境遇與挑戰
四、中國非遺服飾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路徑
第二節#8195; 基于博物館展示的保護與傳承
一、國內服飾圖書館概況
二、服飾博物館實體展示形式
三、服飾博物館數字化展示形式
四、服飾博物館交互式展示
第三節#8195; 基于現代技術手段的保護與傳承
一、數字化技術
二、環境監測與修復技術
三、傳統服飾色彩的智能提取技術
第六章#8195; 服飾文化符號的創新
第一節#8195; 服飾文化符號的創新設計
一、傳統服飾元素的現代解讀與重構
二、服飾文化符號的創意融合與再創造
第二節#8195; 服飾文化符號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創新應用
一、民族服飾元素的借鑒與創新
二、非遺服飾文化的傳承與融合創新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中國紡織出版社 |
| ISBN | 9787522928289 |
| 條碼 | 9787522928289 |
| 編者 | 王瑀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180 |
| 字數 | 222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一般純質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