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希臘神殿的柱子是對稱的,那是因為在西方的美學意識里二元對立才是均衡的、完整的。但世界史不是希臘神殿,毋寧說更像不規則的水晶群——不同水晶的側面、切面,結合在一起,不規則的棱角和邊界仍然存在。亞洲的歷史不以世界權力中心的移動作為邏輯,它以自由的主體的形成作為邏輯。主體性來自獨立判斷的能力,而自由意味著與他者平等地對話。本書輯錄了濱下武志、葛兆光、孫歌、韓東育、牛軍凱、沈丹森、宮嶋博史、川合康三、孫炳圭、朱玫、劉志偉諸學者對亞洲史研究的專題論文或論說,他們從各自的問題意識出發,闡發了對亞洲史的學術疆界、主要問題、已有典范、學術增長點等問題的理解,體現了亞洲本土學者對于亞洲史研究的最新思考,具有學術史及方法論的意義。
朱玫,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亞洲史研究》主編、《歷史與現實》(韓國)編委、《共存的人間學》(韓國)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朝鮮時代社會經濟史、東亞史。牛軍凱,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系教授,兼任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秘書長、《亞洲史研究》主編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東南亞區域研究、東南亞史。主要關注越南歷史與中越關系史、中國與東南亞關系、東南亞華僑華人。
濱下武志 代序 亞洲史研究的新契機/i亞洲方法論濱下武志 從地方到本土:全球化過程中“地方知域”的定位與交錯/3葛兆光 為什么“從亞洲出發思考”? ——從明治到平成:日本東洋學的一個面向/18孫 歌 在世界史中定位亞洲——上原專祿的學術與思想/46韓東育 東亞構造論/67亞洲的細部牛軍凱 南方中原:越南漢喃文獻與亞洲區域史研究/93沈丹森 加爾各答華人移民社區的寺廟遺產 ——海上世界的移動、連通性和身份/127宮嶋博史 東亞視野下的朝鮮農業史/156川合康三 漢語文化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67孫炳圭 朱玫 東亞近世的戶籍/183劉志偉 東南亞視野中的廣州/212濱下武志 從《歷代寶案》看全球歷史——重構東亞海域論/241編后記/258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 ISBN | 9787522859224 |
| 條碼 | 9787522859224 |
| 編者 | 朱玫牛軍凱主編 著 無 編 無 譯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開本 | 32開 |
| 裝幀 | 精裝 |
| 頁數 | 272 |
| 字數 | 198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