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1.她不是繆斯,她是瑪麗——一個被藝術史吞沒的真實生命
她叫瑪麗·范·格特姆,1865年生于巴黎貧民區,是比利時移民之女,是歌劇院“小老鼠”,是德加的模特,也是德加非常具革命性的雕塑《十四歲的小舞者》的原型。
本書不是單純的藝術評論,而是一次飽含感情與溫度的檔案追蹤與生命重建。作者卡米耶·洛朗斯拒絕虛構,卻寫出了比小說更動人的節奏。她以偵探般的執著,穿梭于民事登記、歌劇院賬簿、警方記錄與德加手稿之間,拼湊出瑪麗短暫、破碎、令人心碎的一生。她不僅還原了一個被藝術史物化的形象,更讓一個被時代碾壓的少女重新發出聲音。
2.在美與真之間:德加對芭蕾舞女的殘酷凝視與溫柔記錄
德加的《小舞者》在1881年印象派展覽中引發公眾的駭然與憤怒:在19世紀盛行的顱相學語境里,她被視為“怪物”“罪犯”“半癡呆”。德加刻意突出所謂“邪惡面相”,實則是對當時社會偏見的尖銳諷刺。當我們將《小舞者》與《綠衣舞者》《舞蹈課》等浪漫化舞臺形象并置,便清晰可見德加如何一步步從幻想走向現實、從唯美走向殘酷。
透過這位名為瑪麗的小舞者,我們得以重新認識另一個德加:他厭女,卻一生依賴女性題材;他保守,卻以筆為刃顛覆傳統審美;他看似冷漠,卻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捕捉痛苦。
3.藝術背后的階級性別與身體剝削
本書更進一步揭示了《小舞者》風波背后的真相——19世紀末的法國,貧困女孩的身體如何被觀看、被規訓、被剝削。作者洛朗斯以冷靜而飽含溫度的筆觸,探討了藝術與倫理、真實與美、創作者與模特之間的權力關系。她讓我們看見:德加不僅是藝術家,還是那個時代的共謀者,更是領先于時代的批判者。
她十四歲,是巴黎歌劇院的一名“小老鼠”,每天掙兩法郎,缺勤會被開除,腳上流血,肚子里空空如也。
她為德加擺姿勢,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手臂向后束起,下巴抬起,眼神倔強而空洞。
1881年,當德加將她的蠟像置于玻璃柜中展出時,觀眾驚恐不已:她穿著真的芭蕾舞裙、真的綢鞋,頭發是真正的馬尾毛,臉上卻帶著“罪犯般的面相”。有人說她是“墮落的象征”,有人說她是“現代性的先驅”。但沒有人問過她的名字,沒有人知道她后來去了哪里。
卡米耶·洛朗斯以驚人的歷史洞察與敘事魅力,將瑪麗·范·格特姆從藝術的陰影中帶回人間。她不僅講述了德加如何塑造了她,更講述了她如何——以一種無聲卻堅決的方式——也塑造了德加,塑造了現代藝術的倫理邊界。
這是一部關于藝術與真實、觀看與被看、記憶與遺忘的杰作。它讓我們明白:有些凝視,本身就是救贖。
卡米耶·洛朗斯(Camille Laurens),法國知名作家,其作品被譯為三十余種語言,國際影響力卓著,2000年憑借《在他的懷抱里》榮獲費米娜文學獎與高中生龔古爾獎,2020年當選龔古爾獎評委會委員,成為法國文學界最具權威性的聲音之一。她亦致力于語言研究與藝術跨界創作,代表作包括《十四歲的小舞者》等,學術與文學成就均受全球認可。
無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四川美術出版社 |
| ISBN | 9787574015920 |
| 條碼 | 9787574015920 |
| 編者 | 〔法〕卡米耶·洛朗斯 著 吳樂冰 譯 |
| 譯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開本 | 32開 |
| 裝幀 | 精裝 |
| 頁數 | 208 |
| 字數 | 100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