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秦腔流行于我國西北地區,是一種古老又富有活力的戲劇藝術形式,于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書融歷史資料與實地考證于一體,從秦腔起源講起,深入其藝術精髓,講述了秦腔的表演藝術、音樂藝術、舞臺藝術、臉譜藝術,秦腔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傳播與影響力、秦腔歷史上的杰出藝術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及不同流派之間的風格差異與傳承發展,同時,捕捉秦腔的新業態、新元素及最新發展動態,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了秦腔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獨特藝術魅力。
第一章
秦腔綜述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非遺傳承
第二章
秦腔溯源
第一節 源于秦漢說
第二節 源于唐代說
第三節 源于金元說
第四節 源于明代說
第三章
秦腔藝術
節 音樂藝術
第二節 表演藝術
第三節 舞臺藝術
第四節 臉譜藝術
第四章
秦腔流播
節 流播途徑廣 四海名揚
第二節 流播京津冀 催生京劇
第三節 流播蘇浙皖 競技南曲
第四節 流播湘桂粵 重塑兩劇
第五節 流播晉魯豫 衍生劇種
第六節 流播云貴川 影響深遠
第七節 流播甘新藏 豐富流派
第八節 傳播四海外 熠熠生輝
第五章
秦腔典范
節 秋神報賽火秦地 秦腔競技日成風
第二節 西安府城班社多 堪比盛唐梨園興
第三節 秦聲古韻傳千年 生旦凈丑有名角
第四節 非遺有類不輕傳 名家名作舞翩躚
第六章
秦腔流派
節 流派的形成
第二節 流派的分布
第三節 流派的特點
第四節 流派的傳承
第七章
秦腔班社
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管理體制
第三節 主要代表
第四節 改制傳承
第八章
秦腔“國潮”
節 融創文化符號
第二節 融創文化地位
第三節 融創文化元素
附錄
參考資料
后記
張斌,1968年5月生,陜西周至人,教育管理碩士,市級勞模,現任西安開放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西部文化資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數字化資源建設等領域的研究。著有《執韻魁首——華慶班唱響秦腔五百年》,編著有《非遺秦腔》,主編《安全雙翼:校園與網絡一體化防護攻略》數字教材。作品發表于“學習強國”平臺及《西安日報》、《三秦文學》、《陜西教育》(高教版)、《榆林學院學報》等報刊。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陜西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24158311 |
| 條碼 | 9787224158311 |
| 編者 | 張斌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7-01 00:00:00.0 |
| 開本 | 其他 |
| 裝幀 | 精裝 |
| 頁數 | 269 |
| 字數 | 206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