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中國高鐵雖起步較晚,但經過20多年迅速發展,至2023年通車里程已達4萬多千米,占據了全球高鐵總里程的3/4。高鐵網絡化建設促進發展要素在更大范圍內配置和快速流動,影響了人們出行的選擇行為和經濟活動的空間范圍。由于集聚經濟和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高鐵交通促進了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等發展要素的流動和溢出,突破了傳統的時空邊界限制,引導著大中小城市在不同空間層級單元跨界聯系,推動城市群經濟和空間結構的雙重變化。本書沿著高鐵網絡演化—多尺度空間效應—空間規劃調控的研究主線,建立了高鐵網絡在站區、城市和城市群多尺度空間內的協同發展理論框架,發展了網絡可達性和連通性的模擬方法,探討了高鐵網絡化驅動下的多尺度空間演化的差異化機理與規劃應對,擬建立高鐵網絡與城市群空間組織協同發展的理論體系和技術參數。
目錄
Preface
前言
第1章 城市群高鐵網絡化效應研究背景及內容 1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主要研究問題 3
1.2 研究內容與數據收集 4
1.2.1 主要研究內容 4
1.2.2 研究范圍和數據收集 6
第2章 城市群高鐵網絡化效應研究進展與理論分析 9
2.1 相關概念界定 9
2.1.1 高鐵與高鐵系統 9
2.1.2 高鐵站區及其功能 9
2.1.3 高鐵站區-城市關系 11
2.2 高鐵建設多尺度空間效應及驅動機制 13
2.2.1 高鐵建設與空間可達性變化 13
2.2.2 高鐵建設與區域空間結構重組 13
2.2.3 高鐵建設的城市發展效應 15
2.2.4 高鐵站區建設與功能發育 16
2.2.5 多尺度高鐵效應的驅動機制 17
2.3 高鐵建設與空間發展關系的理論分析框架 19
2.3.1 鐵路建設與空間發展關系演變 19
2.3.2 高鐵建設多尺度空間效應的理論分析框架 22
第3章 城市群高鐵基礎設施網絡的空間可達性影響 25
3.1 高鐵空間可達性的評估方法 25
3.2 中心城市的高鐵可達性格局 27
3.3 城市群區域的高鐵可達性格局 30
第4章 城市群高鐵客運網絡的可達性和連通性影響 33
4.1 高鐵網絡可達性變化 33
4.1.1 高鐵網絡可達性計算方法 33
4.1.2 高鐵網絡可達性格局演變 34
4.2 高鐵網絡連通性變化 37
4.2.1 高鐵網絡連通性計算方法 37
4.2.2 高鐵網絡連通性格局演變 38
第5章 城市群高鐵站與城市的交通連接水平評估 42
5.1 車站與城市可達性評估方法 42
5.2 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車站與城市交通時間 43
5.3 基于“門到門”的城市群區域高鐵可達性 45
第6章 城市群高鐵站區的主導功能發育類型 50
6.1 站區功能發育及類型識別方法 50
6.1.1 站區主導功能分類規則 50
6.1.2 站區主導功能類型劃分方法 51
6.1.3 站區功能形成的影響因素 52
6.2 站區主導功能類型結構及空間分布特征 54
6.2.1 站區主導功能類型的結構差異 54
6.2.2 站區主導功能類型的空間分布 56
6.3 站區主導功能形成的影響因素 57
第7章 城市群高鐵站區-城市空間與功能關系研究 61
7.1 站區與城市關系的評估方法 61
7.1.1 站區與城市功能關系的評估方法 61
7.1.2 城市與站區質量評估方法 62
7.1.3 主要數據來源 63
7.2 站區與城市的空間關系 64
7.2.1 城市等級與站-城空間關系 64
7.2.2 車站屬性與站-城空間關系 65
7.3 站區與城市的功能關系 68
7.3.1 站區與城市的功能質量 68
7.3.2 站區與城市的功能匹配 69
7.3.3 站區與城市的功能聯系 70
7.4 站區與城市的功能關系優化 71
第8章 城市群“一市多站”城市的高鐵站區發展 73
8.1 不同站區發展與規劃定位 73
8.2 不同站區的空間形態演化過程 75
8.2.1 蘇州站 75
8.2.2 蘇州北站 76
8.2.3 陽澄湖站 77
8.2.4 張家港站 78
8.3 不同站區的空間功能發育過程 79
8.3.1 蘇州站 79
8.3.2 蘇州北站 80
8.3.3 陽澄湖站 81
8.3.4 張家港站 82
第9章 城市群高鐵網絡化發展的區域效應 83
9.1 區域效應的評估方法 83
9.2 高鐵網絡化的區域效應 85
9.3 高鐵區域效應的異質性 91
9.3.1 城市等級異質性 91
9.3.2 站-城關系異質性 93
9.4 高鐵區域效應的影響機理 96
第10章 江蘇與浙江的城市群高鐵區域效應比較 100
10.1 高鐵區域效應下的居住-就業人口變化 101
10.1.1 人口數量變化特征 101
10.1.2 人口結構變化特征 103
10.2 高鐵區域效應下的江蘇與浙江比較 106
10.2.1 平行趨勢與穩健性檢驗 106
10.2.2 就業-居住人口變化效應的地區差異 107
10.2.3 就業-居住協同效應的地區差異 112
第11章 高鐵網絡化與城市群空間組織的優化調控對策 116
11.1 多尺度高鐵效應優化調控的理論基礎 117
11.1.1 多尺度優化調控的目標 117
11.1.2 多尺度優化調控的路徑 120
11.1.3 多尺度優化調控的工具 122
11.2 長三角城市群高鐵效應的優化調控對策 124
11.2.1 高鐵交通服務網絡的優化對策 124
11.2.2 城市群多尺度空間發展的優化對策 125
11.2.3 高鐵站區建設引導的城市空間發展優化對策 126
參考文獻 128
插圖清單
圖1-1 本書的主要研究思路 5
圖1-2 長三角城市群高鐵網絡發展格局(2023 年) 8
圖2-1 高鐵站區空間范圍與“節點-場所”理論模型 11
圖2-2 鐵路建設與國土空間響應的分析思路 19
圖2-3 1993~2020年中國鐵路各主體投資占比 20
圖2-4 高鐵網絡化對城市群多尺度空間組織影響的分析框架 24
圖3-1 長三角地區到上海普鐵和高鐵旅行等時圈及變化 28
圖3-2 長三角地區到上海1 h 等時圈和3 h 等時圈比重 29
圖3 3 長三角普鐵和高鐵區域可達性格局及其變化 31
圖4-1 長三角高鐵網絡可達性格局 35
圖4-2 高鐵開通前后長三角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旅行時間變化 36
圖4-3 長三角高鐵網絡可達性相對值和絕對值變化 36
圖4-4 長三角高鐵連通性空間格局 38
圖4-5 長三角研究單元連通城市數目和通車頻率變化 39
圖4-6 長三角城際高鐵網絡聯系格局 40
圖5-1 長三角城市間的城際交通時間 44
圖5-2 地級及以上城市高鐵旅行時間構成比例 46
圖5-3 縣級城市高鐵旅行時間構成比例 48
圖6-1 高鐵站區主導功能分類方法研究 51
圖6-2 聚類降維可視化圖 55
圖6-3 長三角高鐵站區主導功能類型數量及分布 56
圖6-4 長三角站區主導功能分類及其空間分布 57
圖6-5 交通功能主導類站區功能形成影響因素SHAP 摘要圖 59
圖6-6 商務研發功能主導類站區功能形成影響因素SHAP 摘要圖 59
圖6-7 居住生活功能主導類站區功能形成影響因素SHAP 摘要圖 60
圖6-8 綜合服務功能類站區功能形成影響因素SHAP 摘要圖 60
圖7-1 不同等級城市高鐵站與城市距離核密度曲線 65
圖7-2 高鐵站區與所在城市中心的相對空間距離 66
圖7-3 升級站與新建站的站-城空間距離差異67
圖7-4 長三角高鐵站區位置類型 67
圖7-5 長三角高鐵站區功能質量水平 68
圖7-6 長三角高鐵城市功能質量水平 69
圖7-7 高鐵站-城功能匹配關系 70
圖7-8 高鐵站-城功能聯系 71
圖8-1 蘇州市高鐵站區交通和城市功能發展的類型 74
圖8-2 蘇州站周邊空間形態演變 76
圖8-3 蘇州北站周邊空間形態演變 77
圖8-4 陽澄湖站周邊空間形態演變 78
圖8-5 張家港站周邊空間形態演變 79
圖9-1 長三角各研究單元城市等級與高鐵站區位指數關系圖 93
圖9-2 高鐵網絡化區域效應的機理 97
圖10-1 江蘇與浙江的人均生產總值及高鐵網絡圖(2019 年) 101
圖10-2 江浙兩省就業與居住比變化箱型圖 102
圖10-3 江浙兩省縣級及以上行政單元就業與居住空間變化 105
圖10-4 平行趨勢檢驗 107
附表清單
表1-1 長三角主要高鐵線及通車城市 7
表2-1 不同國家/機構對高鐵的定義 9
表2-2 高鐵站點區位分類 12
表2-3 中國鐵路建設與國土空間發展關系演變 21
表3-1 不同交通方式和土地利用類型的旅行速度賦值 26
表3-2 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上海可達性及空間差異 30
表3-3 基于不同交通方式的長三角區域可達性及空間差異 32
表4-1 2009~2019 年長三角區域可達性變異系數 34
表4-2 長三角高鐵網絡聯系強度前十位城市和城市對 41
表6-1 站區主導功能形成的影響因素 53
表6-2 K 均值聚類中心特征值 55
表7-1 高鐵站-城引力模型指標體系 62
表8-1 高鐵站區發展定位與現狀匹配情況 74
表8-2 蘇州站周邊POI描述性統計 80
表8-3 蘇州北站周邊POI描述性統計 81
表8-4 陽澄湖站周邊POI描述性統計 81
表8-5 張家港站周邊POI描述性統計 82
表9-1 區域效應模型設置變量的定義與說明 85
表9-2 高鐵開通的區域效應 87
表9-3 高鐵可達性變化的區域效應 88
表9-4 高鐵連通性變化的區域效應 89
表9-5 高鐵網絡化對不同等級城市的影響 92
表9-6 不同站-城關系視角下高鐵開通的區域效應 94
表9-7 不同站-城關系視角下高鐵可達性的區域效應 94
表9-8 不同站-城關系視角下高鐵連通性的區域效應 95
表10-1 高鐵網絡化發展對就業人口密度的影響 108
表10-2 高鐵網絡化發展對居住人口密度的影響 109
表10-3 高鐵網絡化發展對居住就業比的影響 111
表10-4 不同人口規模城市高鐵網絡化發展影響 113
表11-1 高鐵站區特征與功能定位 120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828088 |
| 條碼 | 9787030828088 |
| 編者 | 王磊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開本 | B5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154 |
| 字數 | 192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