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補償制度建設,積極進行《生態補償條例》的立法工作,同時,鼓勵地方積極開展生態補償地方立法準備工作與生態補償試點工作。耕地保護生態補償是平衡區域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對于耕地資源的永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相關的研究和理論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共9章,以吉林省遼河流域為例,以流域耕地生態補償為主線,主要介紹了流域耕地生態補償研究背景與目的意義、流域耕地生態補償概念與理論基礎、流域概況與數據處理、流域耕地利用動態特征分析、流域耕地生態價值測算及分析、流域耕地生態價值影響因素分析、流域耕地生態供需平衡分析、流域耕地生態外溢價值及補償額度等內容,旨在完善流域耕地生態補償機制,為流域耕地生態補償實踐提供理論支持。
本書可供從事流域耕地生態補償相關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土地資源管理、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無
第1章 流域耕地生態補償研究背景與目的和意義001
1.1 耕地生態補償研究背景001
1.2 耕地生態補償研究目的和意義004
1.3 耕地生態補償國內外研究動態006
1.3.1 耕地生態服務價值研究006
1.3.2 耕地供需差異研究011
1.3.3 耕地生態補償標準及額度研究014
1.4 耕地生態補償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017
1.5 耕地生態補償研究方法021
第2章 流域耕地生態補償概念與理論基礎024
2.1 相關概念界定024
2.1.1 耕地生態服務價值024
2.1.2 耕地生態承載力025
2.1.3 耕地生態補償026
2.2 理論基礎026
2.2.1 生態系統服務理論026
2.2.2 公共物品理論027
2.2.3 外部性理論029
2.2.4 景觀生態學理論030
2.2.5 可持續發展理論031
第3章 流域概況與數據處理033
3.1 流域概況033
3.1.1 流域整體概況033
3.1.2 流域內區域概況037
3.2 數據來源與處理041
3.2.1 耕地利用數據庫041
3.2.2 地形數據043
3.2.3 農業基礎及調查數據043
3.2.4 社會經濟數據043
3.2.5 數據柵格化044
第4章 流域耕地利用動態特征分析045
4.1 耕地數量及類型轉換分析045
4.1.1 耕地變化幅度及速度045
4.1.2 耕地利用轉換049
4.1.3 耕地利用地形梯度059
4.2 耕地景觀格局分析061
4.2.1 景觀格局指數061
4.2.2 耕地景觀格局演變特征062
4.2.3 耕地景觀格局空間差異063
4.3 耕地質量等別及限制因素分析071
4.3.1 耕地質量等別差異071
4.3.2 耕地質量提升限制程度計算072
4.3.3 耕地質量提升限制因素分析075
4.3.4 耕地質量提升核心限制因素082
4.4 耕地生態環境分析087
4.4.1 化肥、農藥、農膜使用087
4.4.2 碳排放088
4.4.3 水土流失089
第5章 流域耕地生態價值測算及分析093
5.1 耕地生態價值測算體系構建093
5.1.1 耕地生態價值總量094
5.1.2 耕地生態價值修正097
5.1.3 耕地生態價值核減098
5.2 耕地生態價值分析099
5.2.1 耕地數量及空間配置生態價值分析099
5.2.2 耕地質量修正生態價值分析103
5.2.3 耕地生態負向價值及耕地生態價值分析105
5.3 耕地生態價值變化趨勢分析109
第6章 流域耕地生態價值影響因素分析113
6.1 耕地生態價值影響因素選取113
6.2 灰色關聯度模型114
6.3 關鍵性影響因素識別116
6.3.1 流域耕地生態價值影響因子116
6.3.2 各區域耕地生態價值影響因子120
6.4 耕地生態價值提升路徑分析123
6.4.1 健全耕地生態價值實現機制124
6.4.2 提升耕地生態服務正向價值125
6.4.3 減少耕地生態服務負向價值128
第7章 流域耕地生態供需平衡分析130
7.1 模型構建130
7.1.1 耕地“三生” 功能130
7.1.2 耕地生態足跡與承載力131
7.1.3 耕地生產性足跡134
7.1.4 耕地生活性足跡135
7.1.5 耕地生態性足跡136
7.1.6 耕地生態供需指數137
7.2 耕地生態足跡與耕地生態承載力分析138
7.2.1 耕地生態足跡138
7.2.2 耕地生態承載力140
7.3 耕地生態赤字與盈余分析141
7.4 耕地生態供需指數分析143
7.5 傳統生態足跡模型結果145
第8章 流域耕地生態外溢價值及補償額度148
8.1 耕地生態空間外溢價值及補償主體148
8.2 耕地生態補償標準差異化模型151
8.3 耕地生態補償額度及補償標準153
8.4 耕地生態補償機制158
8.4.1 耕地生態補償標準158
8.4.2 耕地生態補償主體及責任158
8.4.3 耕地生態補償方式159
8.4.4 耕地生態補償資金來源與使用160
8.4.5 耕地生態補償保障措施161
第9章 結論與展望163
9.1 主要結論163
9.2 展望169
參考文獻172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486325 |
| 條碼 | 9787122486325 |
| 編者 | 王盼盼、王玥、蘇浩 著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 開本 | 16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179 |
| 字數 | 221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