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本書是對中國古代外來僑民中國化的總體觀察,作者回顧了中古入華粟特人、入唐海東三國人等外來僑民的中國化進程,探討了文化變遷與種族認同的關系,總結了中國古代外來僑民中國化的一般規律,填補了此類研究的學術空白。
圖表目錄1
緒言中國古代的外來僑民與外來僑民入華簡史1
一、有關中國古代外來僑民的幾個問題1
二、中國古代外來僑民入華的簡要歷史
第一章中古入華粟特人的中國程:祖源追溯與入華記憶35
第二章入唐海東三國人的中國程:入華方式與變遷比較102
三章入華回回人的中國程(上):社會適應與文化吸納140
一、元明之際回回人的文化選擇
一取字與定姓及其他140
二、明清時期回回人對于“回回”和“”的認識
—以寺碑刻和漢文伊斯蘭教典籍為中心169
四章入華回回人的中國程(中):文化比較與立場189
一、明清回回學者“回、儒觀”述論
—以明清漢文伊斯蘭教典籍序跋為中心189
二、從乾隆四十七年海富潤攜書案相關檔案資料看中國回民學經問題回回人領域接納漢文化的另一面221
五章入華回回人的中國程(下):文化交融與族源建構232
一、《回回原來》所述回回人入華史略析
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回族族源建構232
二、清代回回人有關“回紇(回鶻)”的敘述
一中國歷史語境中的回族家族記憶和民族歷史249
結論文化變遷與認同:中國古代外來僑民中國化體觀察270
參考文獻274
后記305
楊曉春,男,浙江湖州人,1974年出生。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本科(1996年)、中國民族史專業碩士(1999年)、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2004年)。現任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元史、中國民族史(回族史)、中外關系史(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古代石刻等學術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專著《早期漢文伊斯蘭教典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元明時期漢文伊斯蘭教文獻研究》(中華書局,2012年),整理古籍《玉堂嘉話》(中華書局,2006年)、《鐘山札記·龍城札記·讀史札記》(中華書局,2010年),選編《朱希祖六朝歷史考古論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南京大學珍藏金石拓本(一)》(科學出版社,2015年)等。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4205377 |
| 條碼 | 9787214205377 |
| 編者 | 楊曉春著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開本 | 其他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306 |
| 字數 | 283 |
| 版次 | 1 |
| 印次 | |
| 紙張 | 一般膠版紙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