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本書為貫通東西方文獻、相關學科理論與實驗的分析詐騙現象的社會學書籍。作者整合了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哲學、歷史經典及相關實驗研究等資料,深入“詐騙”到“信任”互為因果、表里的關系,從個人內在到生活情境,剖析他人也反思自己,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做得更好,甚至做出改變——創造一個真誠、值得信任的人生。書中指出:詐騙幾乎成為全民體驗、無所不在之時,社會學能提供的不是“學會從此不上當”,而是能從更核心且宏觀的角度去思考:各種大大小小、無意識與有意識的謊言,涉及金錢、權力、愛情、親情、人際……人們失去什么又得到什么?人們害怕與期待的究竟是什么?作者行文幽默、平實,融合專業的學術研究和日常案例與經驗,深入淺出,讓看似有難度的學問變得好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名譽教授,曾開設臺大最熱門選修課“愛情社會學””、十門社會學專業網絡公開課,受到各界好評,引發廣泛討論。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社會學、詐騙社會學等。已出版《愛情社會學》《<論語>日記》《久等了,韋伯先生!》《古典社會學理論二十講》《令我討厭的涂爾干的社會分工論》等書。
001 序言
從信任的反面去看
005 第一章
謊言的記錄與思辨
——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詐騙史?
010 話術、戰術也是一種騙術:從《論語》到《孫子兵法》
021 明朝就有詐騙集團“懶人包”:《騙經》
023 善意的謊言:《圣經》
026 哲學家們的詐騙分析:從亞里士多德到馬基雅維利
041 欺騙與教育:作弊的歷史與試驗
049 第二章
謊言與信任的攻防
——不相信任何人,就不會被騙嗎?
052 詐騙不只是“騙”而已:詐騙的基本定義
057 構成詐騙的多種元素:詐騙的基本架構
066 謊言與信任是連體嬰:關于信任的研究
072 是真相還是假象:謊言的分類與特征
076 打造騙局的手法與辨別的關鍵字
081 要判斷一個謊言有多難:分辨謊言的障礙和判斷指征
089 謊言中的道德:只要出于善意,就能抵消行為?
091 第三章
自欺與欺人
——我們與謊言的距離
094 每個人都會自我欺騙
102 自我欺騙的表現及正向錯覺
106 騙子是怎樣組成的:三大暗黑人格與詐騙者的種類
113 我們為什么會上當:受害者的特征
115 研究者的自欺:精神醫學實驗和索卡爾事件
123 第四章
年齡、秘密與謊言
——孩子不會說謊嗎?
126 秘密的意義:不只是利益,有時是“為你好”
129 “他只是個孩子啊”:社會心理的發展階段與說謊類型
142 長大以后,越來越精進:更精致與更功利的青春期謊言
148 姜是老的辣:年紀越大,越有歷練看穿謊話?
153 第五章
人際、制度、政治與經濟
——聰明反被聰明誤
156 詐騙無關智商:人際與制度的信任
164 從信任開始,以失望終結:政治與謊言
178 資本逐利泡沫:經濟詐騙的模式和案例
183 第六章
愛情與謊言的難題
——好好愛,從來不簡單
186 一場精心規劃的策略游戲:擇偶研究
195 為什么他不跟我說真話:親密關系中的溝通策略
206 網戀奔現就破滅:交友軟件時代的愛情難題
215 結語
詐騙無處不在,但別放棄對美好世界的憧憬與追求
220 參考文獻
233 后記
人間何處無騙局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3119095 |
| 條碼 | 9787213119095 |
| 編者 | 孫中興 著 |
| 譯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開本 | 32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236 |
| 字數 | 136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