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
1.如果你在親密關系中經常感到焦慮、被指黏人、擔憂被拋棄、患得患失,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2.愛是一種能力,被愛也是。
3.萊斯利博士憑借多年臨床心理咨詢的經驗,結合依戀理論,深入剖析了焦慮型依戀的成因及表現。書中不僅闡釋了童年依戀模式如何延續至成年,更提供了40個實用練習與真實案例,引導你覺察自身情緒與行為模式,打破負面循環。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感和安全感。
4.國內外知名心理學家聯袂推薦,帶領我們看見親密關系中的難點,一起探尋愛與被愛的答案。
你的戀人是否曾說你黏人、不自信、多疑?沒人愿意承認自己有這些特質;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在面對另一半時總是處于高度警覺、焦慮或擔憂的狀態,那你可能患有焦慮型依戀,這是一種對被拋棄的恐懼,通常源于童年早期的依戀經歷。
翻開本書,你將學會如何運用富有同情心的自我關懷來克服依戀焦慮,這種技巧能幫助你識別自己的消極想法或不健康的習慣模式,并以一種關愛自己的方式來應對,而非自我苛責。你還將了解到不安全感如何對與伴侶(或潛在伴侶)之間的健康對話產生負面影響,并培養出避免重蹈舊日依賴和占有欲覆轍所需的技能。
愛是一種能力,被愛也是。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經身處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系?如何才能知道對方是不是那個對的人?如何才能尊重自己的感受去愛?……
這些看似艱深的問題,本書都將一一為你揭曉答案。
萊斯利·貝克爾-菲爾普斯(Leslie Becker-Phelps),個人執業心理學家、作家和演講者。從2009年開始,她一直在為《今日心理學》撰寫博客欄目“改變”。她也是WebMD人際關系專家和分析師,過去十余年一直在WebMD撰寫博客欄目“人際關系”。菲爾普斯曾在美國新澤西州薩默塞特醫療中心擔任心理科主任,主要從事女性心理治療。著有暢銷書《被拒絕的勇氣》等。
李煜瑋,心理咨詢師,精神分析科普作者,有彌聯合心理講師,著有《與孤獨對抗》。
李雅蕾,香港嶺南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心理咨詢師,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精神分析專欄作者。
贊譽
致謝
譯者序一
譯者序二
引言
第一部分一切關系的基石
第1章早期聯結:愛之基礎/2
建立聯結的關鍵/5
四種依戀模式/8
探索你的依戀模式/22
第2章你的關系模式是如何形成的/26
保持親近:遠離危險/27
安全避風港:渴望慰藉/28
安全基地:探索世界的助力/31
平衡自主性與親密感/33
情緒管理/40
獲得安全感與幸福關系的兩條路徑/49
第二部分發掘潛能:
值得被愛的自我探索
第3章打開改變之門/52
學會用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55
確認你所熟知的“自我”?/56
確認你看待他人的方式/61
閉環式關系/62
追逐-回避:親密關系中的經典困境/65
總結:獲得新視角/73
第4章打破內在枷鎖/74
自我欺騙/75
停止用邏輯思考/79
痛苦能催生改變/84
你需要新的體驗/87
第三部分帶著關懷的自我覺察:
化解關系焦慮的良方
第5章持續獲得深度安全感的方法/92
自我覺察/95
自我關懷/106
帶著關懷的自我覺察的治愈之力/115
第6章培養自我覺察/121
直面你的矛盾心理/122
培養情緒覺察/124
用更高的覺知轉變想法/134
心智化/140
關于自我覺察的最后思考/145
第7章培養自我關懷/146
人類共性/148
正念/152
自我友善/160
帶著關懷的自我覺察概述/168
第四部分點亮你的愛情生活
第8章尋找接納你、溫暖你心的人/172
設定健康關系的目標/173
理想伴侶的特質/175
沙里淘金/181
編織支持網絡/187
第9章培養讓你感到安全的關系/189
自我表露/190
相互依存:成為“完整的一半”/192
保持你們的聯結/197
強調積極的一面/198
關于感恩/206
維系關系如同跳探戈,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209
第10章解決問題/210
尋求支持/211
通過溝通解決沖突/216
寬恕的禮物/219
繼續前行/223
結語/230
尋求專業幫助/230
你能做到/232
參考文獻/233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789901 |
| 條碼 | 9787111789901 |
| 編者 | (美)萊斯利·貝克爾-菲爾普斯(Leslie Becker-Phelps) 著 著 李煜瑋,李雅蕾 譯 譯 |
| 譯者 | 李煜瑋,李雅蕾 |
| 出版年月 | 2025-09-01 00:00:00.0 |
| 開本 | 32開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238 |
| 字數 | 132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紙張 | |
暫無商品評論信息 [發表商品評論]
暫無商品咨詢信息 [發表商品咨詢]